產品品種:白芨 種植季節:春、秋季
種植類型:種莖 種植周期:3年
白芨,又名連及草、甘根、白給、箬蘭、朱蘭、紫蘭、紫蕙、百笠。
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(塊根),植株高18-60厘米。主要分布在中國、日本以及緬甸北部。主要花期在春季,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,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。
白芨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及園林價值。花有紫紅、白、藍、黃和粉等色,可盆栽室內觀賞,亦可點綴于較為蔭蔽的花臺、花境或庭院一角。
白芨喜溫暖、陰濕的環境,如野生山谷林下處。稍耐寒,長江中下游地區能露地栽培。耐陰性強,忌強光直射,夏季高溫干旱時葉片容易枯黃。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。
白芨常生長于較濕潤的石壁、苔蘚層中,常與灌木相結合,或者生長于林緣、草叢、有山泉的地方,亦生于海拔100-32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,棟樹林或針葉林下,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。白芨生長的石頭均是砂巖類,這樣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、從而牢牢地吸在上面。
白芨的初生假鱗莖是圓球形,生長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塊狀假鱗莖。葉4-6枚,狹長圓形或披針形,長8-29厘米,寬1.5-4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收狹成鞘并抱莖。
花序具3-10朵花,常不分枝或極罕分枝;花序軸 或多或少呈“之”字狀曲折;花苞片長圓狀披針形,長2-2.5厘米,開花時常凋落;花大,紫紅色或粉紅色;萼片和花瓣近等長,狹長圓形,長25-30毫 米,寬6-8毫米,先端急尖;花瓣較萼片稍寬;唇瓣較萼片和花瓣稍短,倒卵狀橢圓形,長23-28毫米,白色帶紫紅色,具紫色脈;唇盤上面具5條縱褶片, 從基部伸至中裂片近頂部,僅在中裂片上面為波狀;蕊柱長18-20毫米,柱狀,具狹翅,稍弓曲。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。有變種白花白芨,花白色,園藝品種尚有藍、黃、粉紅等色。白芨的花粉呈塊狀不易散開,所以在授粉上也不是很有利。
白芨的種子極細小,似粉末,狀沒有胚乳,只有幾個細胞構成的發育不完全的胚。白芨在濕潤的苔蘚上發芽,且長時間不干燥。